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吴仁桑:真情服务于心于诚、不忘初心牢记责任
股价在1美元徘徊 在美国上市光伏股要保壳昨天,尚德电力大跌6.48%,收报1.01美元,尚未摆脱退市危机。
根据这一终裁结果,倾销幅度从今年5月份初裁的最低31.14%下调至18.32%,最高幅度不变。美国商务部当天最终裁定,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此类产品时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为18.32%至249.96%。
按照美方贸易救济程序,除美国商务部外,此案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今年是国开行圈定重点扶持六大六小光伏企业的第二年,从新名单看,既有尚德、赛维LDK等和国开行合作较早的企业,也有海润光伏等合作较晚企业。电站建设待资金支持众所周知,国内光伏行业现状是两头小中间大:中端组件产能严重过剩,但终端电站建设和平价上网却迟迟没有迈出实质步伐,导致行业严重依赖出口。记者获得的这份2012年新名录显示,和去年相比,六大没有变化,六小企业中,阳光电源、新奥太阳能、昱辉阳光三家企业则被锦州阳光、海润光伏(600401)和大全太阳能取代。从贷款情况看,记者了解到,上述12家光伏企业都与国开行有一定深度的合作。
相关部委推行光伏发电应用试点,总体来说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但短期推动作用恐怕有限,毕竟从政策落实到项目建设、电站评估验收的周期较长,分布式试点还有很多配套政策要落实和细化。上述负责人称,从去年底的摸底情况看,企业综合经营现状是国开行决定是否重点扶持的首要因素,至于是否境外上市则不是必要条件。2011年初,尚德在收购江苏顺大失利后,通过荣德新能源进入硅片领域,原本其目标是将自身的硅片产能扩大到电池和组件总产能的25%-50%,但此时的市场已经是切片不如买片了。
但现在,全行业都在拼命降成本,这方面尚德与竞争者相比已落于下风。在连续两个关于潜在反担保诈骗的公告之后,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NYSE:STP,下称尚德)紧接着抛出了施正荣辞任CEO的公告,令众多尚未从GSF谜团中回过神的市场人士哗然。此后,这位中等身材、长相周正的企业家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时,不时会被人要求合影签名,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代表人物。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说:此时唱衰尚德,对光伏行业又能有什么好处呢?[page]技术底色2005年12月14日,尚德以首家在美国主板上市中国民营企业的身份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募资约4.55亿美元,一举将施正荣推到了聚光灯下。
1992年,他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直到现在,他还是喜欢别人称呼他施博士。施正荣的澳大利亚导师马丁格林(MartinGreen)回忆称。
原因很简单,硅片价格在2011年的大幅跳水令这份协议不得不割肉处理。2002年9月,第一条10MW生产线投产。十年间,尚德的产能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有多位观察人士分析称,把金纬推到前台,反映了尚德当前最严重的是财务关,施正荣需要一个应付投资人和市场的挡箭牌。
一旦这笔贷款清偿责任兑现,无疑将把尚德逼入绝境。去年年末,施正荣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和别的企业家不同的地方是,我做任何事情都会想得很清楚,不会盲目动手,这么多年来尚德在大的战略方面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是出在用人方面和执行层面。马丁格林对他评价称,他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那个正确的人,他的成功来源于作为技术专家的个人技能,以及在中国进行企业运行生产需要的管理和社会活动能力。在光伏行业的波折发展中,施正荣的战略、策略亦不断调整,其中不乏上述壮士断腕之举。
2007年一次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施正荣表示光伏是个年轻行业,自己也在学习和研究这个市场。无锡市政府动员江苏小天鹅集团、无锡国联信托投资公司等企业共出资600万美元,占公司75%的股权。
虽然长期在海外求学、工作,但为人活络的施正荣对本土社会文化的适应非常快。当时的施正荣曾对此颇为得意。
为了降低成本,第二条生产线选的是二手和一些不知名公司的设备,而这一轮扩张期正好赶上了2001年德国修订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光伏发电之后所带来的市场需求爆发。当前最致命的是GSF的反担保欺诈案。[page]艰难时刻光伏行业光速增长的故事,在2009年的新一轮疯狂扩产后已讲到了尽头。2010年,由于硅价下跌,非晶硅薄膜电池难有成本竞争优势,施正荣不得已关闭了位于上海的薄膜电池生产线,这一转向给尚德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当季非现金亏损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均超过30%。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审批的15个海外投资项目中有三个光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项目,分别是汉能投资港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项目、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罗马尼亚投资建设122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聚能硅业有限公司增资聚能(卢森堡)有限公司并在意大利和希腊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项目。
我国的能源公司都是一些大型公司,走向海外也是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海外能源扩张中来。业内分析,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多个海外能源投资项目,意味着中国海外能源扩张有望进一步提速,同时也借助国外市场解决国内光伏产能过剩问题。
以前我们对光伏企业的支持更多的是通过国内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但这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说你违反贸易规则,通过光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是新的支持方式和思路。数据显示,我国的光伏产品销售90%以上依赖国际市场,通过海外直接投资,企业不仅缓解了当前产能过剩和欧美反倾销带来的双重压力,而且拓展了海外市场。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这次批复的15个海外投资项目中,能源项目就有7个,包括三个太阳能光伏项目、一个镍矿项目、一个石油公司收购项目,另外两个是输电线和电力项目。目前中国自身的能源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只有向国外寻找能源,才能解决国内能源不足问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国家发改委这次批复多个海外能源投资项目,意味着我国企业海外能源扩张将进一步提速。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交易量和交易额来看,资源类行业(能源和采矿)一直处于各行业之首。此外,还有基金、橡胶、基建、货船、轮胎、通信项目各一个,另外有两个工业类的股权收购项目。林伯强也表示,目前中国是光伏产品的最主要生产国,在海外投资建光伏电厂可以有效地拉动国内光伏产品销售,同时还可以避免当地的一些贸易壁垒,可谓一举两得。
2011年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欧美等国经济疲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更加谨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下降,同比仅增长1.8%。白明表示,从企业来讲,通过投资海外光伏企业和在海外建立光伏发电站,是企业从出口组件到向海外客户直接提供整体建设解决方案和建后服务的转变,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海外用户需求,与国外市场营销系统、产业链的无缝衔接。
此前光伏企业也有零星的海外投资项目,如无锡尚德在2010年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造了工厂,目前的产能在50兆瓦左右。近日,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了15个海外投资项目,创今年以来新高,涉及能源、金融、通信、基建等领域,其中以能源类项目居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面对当前光伏企业内外交困的局面,国家也愿意支持企业通过海外直接投资来转移过剩产能。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中国企业也加快了海外能源扩展步伐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中国企业也加快了海外能源扩展步伐。近日,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了15个海外投资项目,创今年以来新高,涉及能源、金融、通信、基建等领域,其中以能源类项目居多。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均超过30%。白明表示,从企业来讲,通过投资海外光伏企业和在海外建立光伏发电站,是企业从出口组件到向海外客户直接提供整体建设解决方案和建后服务的转变,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海外用户需求,与国外市场营销系统、产业链的无缝衔接。
此前光伏企业也有零星的海外投资项目,如无锡尚德在2010年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造了工厂,目前的产能在50兆瓦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审批的15个海外投资项目中有三个光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项目,分别是汉能投资港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项目、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罗马尼亚投资建设122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聚能硅业有限公司增资聚能(卢森堡)有限公司并在意大利和希腊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项目。
林伯强也表示,目前中国是光伏产品的最主要生产国,在海外投资建光伏电厂可以有效地拉动国内光伏产品销售,同时还可以避免当地的一些贸易壁垒,可谓一举两得。数据显示,我国的光伏产品销售90%以上依赖国际市场,通过海外直接投资,企业不仅缓解了当前产能过剩和欧美反倾销带来的双重压力,而且拓展了海外市场。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这次批复的15个海外投资项目中,能源项目就有7个,包括三个太阳能光伏项目、一个镍矿项目、一个石油公司收购项目,另外两个是输电线和电力项目。我国的能源公司都是一些大型公司,走向海外也是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海外能源扩张中来。
最新留言